保有自我,讓孩子建立界限和安全感
身為父母,我們總是不想錯過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步,也常常誤以為要將全部可利用的時間奉獻(xiàn)給孩子才稱職。然而,如果我們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持續(xù)這種習(xí)慣,可能會讓孩子過渡需求父母的關(guān)注,反而使親子關(guān)系變得緊張。
她的兒子對她幾乎是寸步不離
去年夏天,我和女兒妞妞一起到麗江旅游,在客棧里,我們結(jié)識了一位來自廣州的媽媽,她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出游。當(dāng)我們一起在客棧的院子里玩耍時,這位媽媽對我很有好感,因為當(dāng)我在院子里和客人聊天時,5歲的女兒可以自己玩自己的,當(dāng)我困了想回房間休息時,女兒也愿意自己留在院子里和其他客人一起玩耍。而她的兒子對她幾乎是寸步不離,無論是打游戲還是玩秋千,必須要媽媽陪同。
天黑的時候,外面下著小雨,小男孩本身有一點感冒發(fā)燒,他的媽媽想去外面的小店買一點日用品,想單獨留他在房間玩一會,小男孩不同意。于是,這位媽媽又找到我,想叫他兒子和女兒一起在院子里玩幾分鐘,她會立刻返回。女兒熱情地邀請這位小哥哥和她一起玩,我也鼓勵這個小男孩和我們一起玩耍,但小男孩開始又哭又鬧,糾纏著媽媽,要跟媽媽一起出去。
最后,這位媽媽不得不帶著兒子一起出去買日用品。
誤以為要將全部的時間奉獻(xiàn)給孩子
回到客棧后,這位媽媽跟我請教是如何可以讓孩子做到獨立玩耍的。我了解到,這位媽媽是一位全職媽媽,她非常愛兒子,在兒子小的時候誤以為要將全部的時間奉獻(xiàn)給孩子,少一分就是不稱職,而正是因為這種長期的隨叫隨到,讓她和孩子之間沒有了界限,孩子離開她也會沒有安全感。
我也分享了我和女兒的故事。事實上,初為人母的時候,我也和這位媽媽一樣,總是不想錯過孩子成長過程的細(xì)節(jié),總以為要將全部可利用的時間放在孩子身上??墒呛髞砦野l(fā)現(xiàn)我自己的事情做不好,在陪伴女兒玩耍的過程中也被孩子依賴和捆綁。雖然我表面上看起來很“慷慨”,把時間都用來陪伴孩子,其實是放棄了自我,對孩子也沒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。
女兒開始有了自己的喜好和自主性
在后來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,我開始去糾正自己的行為,孩子也能聽懂我的表達(dá)。當(dāng)我想提起筆來寫作時,我會跟她說:[媽媽正在寫作];當(dāng)我專心投入整理家務(wù)時,我會跟她說:[媽媽正在做家務(wù)]。女兒不斷過來打斷我[媽媽,……],[媽媽正在寫作],[媽媽正在做家務(wù)],我反復(fù)地告訴她。
女兒很快明白一旦我忙完自己的事情后,就會關(guān)心她并她一起玩。這樣,她過來打斷我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少,她也開始把注意力轉(zhuǎn)移到她喜歡的玩具、動畫片,游戲上。沒過多久,她領(lǐng)悟到[媽媽正在寫作],[媽媽正在做家務(wù)]。就如同[她正在玩]一樣。
有一天,女兒一人獨自在畫畫,我伸過頭去的時候,女兒主動對我說:“媽媽,我很愛你,但我現(xiàn)在不想和你玩,我正在做我的事,等我做完事情我會找你玩?!蔽衣牭剿@樣的表達(dá),知道了她正專注在她的世界里,不希望被我打攪,我可以去忙我的事情。
我們相愛,一起玩耍
如此下來,女兒從過去纏著我的“小粘粘”慢慢地開始有了自己的喜好和自主性。當(dāng)我在做家務(wù),忙寫作的時候,她也沉浸在自己玩耍和游戲的世界;當(dāng)我忙完后我會主動關(guān)心她,詢問她要不要一起玩耍。最終,女兒也明白了,媽媽并不是不要她、冷落她,不和她一起玩耍。
我們相愛,一起玩耍,又各自獨立享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。
作者簡介:心情,80后作家,曾在國內(nèi)某知名網(wǎng)站連載小說《從你的生命走過》。
編輯:果脯網(wǎng)編輯 果味整理